【海内教育】“新双高计划”背景下职业院校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优化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职业院校应根据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需求,优化专业设置,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引入课程内容,以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同时,通过建立专业群,加强专业之间的协同,提高整体教育质量。 提升师资队伍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职业院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办学过程,并通过培训和激励机制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水平。 推动内涵式发展:在“双高计划”背景下,职业院校需要持续深化改革,强化内涵建设,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这包括加强技术技能积累和创新,打造善于创新的生态系统。 国际化发展:职业院校应积极拓展国际视野,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通过国际化办学品牌建设,推动职业教育的国际标准对接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化。 构建育人新生态:高职院校应构建“三位一体”的育人新生态,将思政育人、劳动育人、文化育人有机结合,实现育人效果最优化。这种育人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职业教育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职业院校应充分利用这些政策资源,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
一、新双高计划具体是什么,以及它如何影响职业院校教育的发展?
“新双高计划”是中国职业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政策,旨在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并推动职业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该计划是对早期“双高计划”的延续和发展,其核心目标是通过集中资源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的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从而带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的提升。 具体而言,“新双高计划”在实施方式上进行了转变,首轮“双高计划”由教育部和财政部直接遴选,而“新双高”则采用地方、国家级联合体、共同体共同遴选推荐的方式。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发展目标提出个性化的申报方案,并自证其可行性和有效性;地方也可以根据区域发展实际与需求展开综合评估。这种实施方式将有效提升地方及区域对“双高计划”建设的参与度,激发参评院校助力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动性。 在任务变化方面,“新双高计划”要求职业院校积极对接地方产业、区域战略、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多个关键领域的发展需求。这意味着职业院校不仅要关注内部发展,还要面向外部环境,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此外,“新双高计划”还强调了办学定位、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的重要性,要求学校明确自身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角色,并自觉肩负起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责任。这不仅为高职院校指明了新的发展路径,也彰显了职业教育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新担当。
二、如何优化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以适应新产业、新业态的需求?
动态调整专业设置: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及时更新和调整专业设置。例如,教育部在2024年新增了6068个专业点,并撤销了5052个专业点,这表明职业教育正在积极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职业学校应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确保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的同步共振。 采用灵活的课程体系:将刚性的课程体系升级为可组合的柔性课程体系,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技术和产业需求。这种柔性课程体系可以根据不同职业岗位的需求进行组合和调整。 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推动产教融合。通过校企合作典型生产实践项目等措施,使教育教学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更新课程内容:及时更新课程内容,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平衡。例如,荆州理工职业学院通过虚拟教研室的方式,促进线上线下融合、云端资源共享,以适应秘书职业发展与数字化升级的需求。 推行学分制和多元化教学模式:采用“专业课程+基础课程+实践课程”的教学模式,并推行学分制,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强化就业市场导向:职业学校的专业发展应与就业市场紧密对接,强化就业市场对人才供给的有效调节,确保人才培养目标与产业转型发展同步升级。
三、职业院校在国际化发展方面面临哪些挑战,如何克服这些挑战提升国际影响力?
国际化理念和思维的缺乏: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但职业院校在办学理念、教师国际化思维以及学生国际化视野等方面仍面临全新挑战。 对外开放和在线教育的要求:随着职业教育对外开放以及后疫情时代的在线教育需求增加,职业院校需要适应新的教育模式和要求。 产教融合的国际化路径:职业院校需要探索有效的产教融合国际化路径,以满足海外中资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并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和外交大局。 国际合作管理机制的优化:职业院校需要调整和优化国际事务管理部门,明确各部门在国际化中的具体分工和责任,提升工作效率。 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不确定性:国际化人才培养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不确定性,学生海外留学也受到影响。此外,产教融合方面的制度和标准建设有待完善。 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投入:国际化发展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支持,单独一个院校难以形成大的品牌效益,因此需要高职院校之间强强联手。
四、国家层面出台的哪些政策文件支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体内容包括什么?
《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这份文件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于2021年10月12日印发,旨在推动现代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文件强调了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总体要求、工作要求和主要目标。到2025年,职业教育规模将持续扩大,结构更加优化,质量稳步提升。具体措施包括推进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纵向贯通,大力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优化布局结构,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等。 《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这份文件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于2022年12月21日印发,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健全多形式衔接、多通道成长、可持续发展的梯度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文件强调坚持以人为本、能力为重、质量为要、守正创新的原则,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需求。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该方案于2019年印发,明确了我国职业教育制度框架和改革蓝图。文件旨在加快构建高质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并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目标。 《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教育部等六部门于2018年2月5日印发此文件,旨在促进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提高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和就业率。
以上文章内容转载自网络,仅供学习参考之用。
发布时间:
2024-12-23 预览次数:
今天海内教育和大家分享一篇关于《“新双高计划”背景下,职业院校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和各位老师一起学习交流!
深化产教融合:新双高计划强调以“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为导向,这意味着职业院校需要进一步深化与企业的合作,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通过政行企校联合打造,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全方位融合。这种产教融合不仅有助于提升教育质量,还能更好地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
上一篇:
已经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