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发布
2021年3月18日,清华大学公布了最新版《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明确提出不把发表学术论文作为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或申请学位的前置条件。
《规定》破除了硕士生学位评定中的“唯论文”倾向,这无疑是清华大学根据本校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作出的决定,对其他大学以及整个硕士研究生相关状况的判断也不无启发。
确立这样的衡量标准,并非改变研究生的既定培养目标或降低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水平,而恰是适应学术标准提升以及学术资源稀缺现状的结果,是杜绝学术造假行为,转变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式的探索。
力破“五唯”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深入推进,已从“立柱架梁”进入到“内部装修”阶段。
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
在“破五唯”的大背景下,将“硕士学位”与“发表论文”脱钩,是一项有意义的尝试。放眼全球,硕士都在由培养专门的学术研究人才向一般性学位教育转变。
从打破“唯论文”入手,克服“五唯”顽瘴痼疾,不仅能切实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也能更好适应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教育评价改革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了新时代我国教育评价改革的任务书和路线图。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教育评价在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指挥棒”和“加速器”作用。扭转“五唯”的评价导向,除了教育部门对评价制度体系进行改革,还需要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形成对育人导向、教育规律的全新认识。
海内教育为高校提供一站式成果导向化质量监测与保障服务,依托专业调研平台,深度挖掘真实数据,构建多维度评价体系,推行量性与质性相结合的全面评价模式,全方面展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助力高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化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