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高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启动!
发布时间: 2021-10-14 预览次数:

       近日,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对“十四五”新发展阶段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作出整体部署和制度安排。

 

003.jpg


评估对象、周期及分类

 

     (一)评估对象和周期。经国家正式批准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高校均应参加审核评估,其中:新建普通本科高校应先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原则上获得“通过”结论5年后方可参加本轮审核评估。

 

  审核评估每5年一个周期,本轮审核评估时间为2021—2025年。

 

  (二)评估分类。根据高等教育整体布局结构和高校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发展实际,本轮审核评估分为两大类。高校可根据大学章程和发展规划,综合考虑各自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情况等进行自主选择。

 

  1. 第一类审核评估针对具有世界一流办学目标、一流师资队伍和育人平台,培养一流拔尖创新人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普通本科高校。重点考察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所必备的质量保障能力及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举措与成效。

 

  2. 第二类审核评估针对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历史不同,具体分为三种:一是适用于已参加过上轮审核评估,重点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向的普通本科高校;二是适用于已参加过上轮审核评估,重点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向的普通本科高校;三是适用于已通过合格评估5年以上,首次参加审核评估、本科办学历史较短的地方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第二类审核评估重点考察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资源条件、培养过程、学生发展、教学成效等。

 

004.jpg


基本原则

 

      (一)坚持立德树人。把牢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构建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根本标准的评估体系,加强对学校办学方向、育人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的审核,引导高校构建“三全育人”格局。

 

  (二)坚持推进改革。紧扣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主线,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强化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以评估理念引领改革、以评估举措落实改革、以评估标准检验改革,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三)坚持分类指导。适应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需求,依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办学定位、培养目标、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情况,实施分类评价、精准评价,引导和激励高校各展所长、特色发展。

 

  (四)坚持问题导向。建立“问题清单”,严把高校正确办学方向,落实本科人才培养底线要求,提出改进发展意见,强化评估结果使用和督导复查,推动高校落实主体责任、建立持续改进长效机制,培育践行高校质量文化。

 

  (五)坚持方法创新。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深度挖掘常态监测数据,采取线上与入校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明察与暗访结合等方式,切实减轻高校负担,提高工作实效。

 

 

评估程序

 

      审核评估程序包括评估申请、学校自评、专家评审、反馈结论、限期整改、督导复查。

 

      海内教育专注于高校大数据咨询服务,运用大数据、云平台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技术,结合行业先进理念和优秀实践,为高校提供数据跟踪与咨询服务,助力高校提升“双一流”建设的核心竞争力。深耕中国高教管理数据与咨询产业8年来,海内教育已累计服务18个省级区域、7个合作省厅、50万用人单位、300所高校、2000万毕业生。海内教育严格把控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各个环节,在确保数据精准的前提下,实现数据利用率最大化,为科学性的建议反馈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根据数据与数模结论反馈学校教育教学和专业建设状况,并对学校未来教育教学工作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