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笼罩在新冠肺炎疫情阴影下的一年,却也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郑重承诺将实现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一年。8月6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在京召开,习近平强调,要坚定信心、顽强奋斗,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教育强民
决胜脱贫攻坚战役,教育是重要手段。一方面,教育是强民之本,补齐地区教育发展短板、使贫困人口掌握一技之长,是实现可持续性脱贫的根本方式。全面提升建档立卡等贫困人口受教育水平,积极推进教育参与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的深度和广度,才能拓展教育服务区域脱贫攻坚的空间和能力。另一方面,教育脱贫的直接导向在于就业,就业导向则重在技能。只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以提升建档立卡等贫困人口的基本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为重点,才能全面提升贫困地区人口就业创业、脱贫致富能力。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或职业培训实现家庭脱贫,令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
为将教育扶贫落实到实处,应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合力攻坚。
一是要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中职教育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点,在人口集中和产业发展需要的贫困地区建好一批中等职业学校迫在眉睫;同时,要支持贫困家庭初中毕业生去往经济较发达地区接受中职教育,在落实好国家各类优惠帮扶政策的基础上,各地也可给予必要的交通费等补助。
二是要继续实施高校招生倾斜政策。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同等条件下,订单式、学徒制校企联合培养类等职业教育可优先录取建档立卡等贫困家庭学生。继续实施国家、地方、高校三个专项计划,由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承担,面向贫困地区和农村学生招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建档立卡等贫困家庭学生。
三是完善就学就业资助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高校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费减免等贫困大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确保覆盖全部建档立卡等贫困大学生。将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全面纳入就业帮扶,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零就业家庭毕业生全面就业到位。将受疫情影响而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及时纳入求职创业补贴政策范围,摸清就业需求,建立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帮扶机制,实施结对帮扶、包干到人。
助力攻坚
教育扶贫需多方参与、协同推进,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共同构建起教育脱贫大格局。在高校咨询服务领域不断深耕的海内教育,始终关心支持着教育脱贫工作。撰写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时,海内教育在遵循教育部指导框架的基础上,将贫困毕业生生源比例、建档立卡贫困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求职花费、毕业生家庭基本情况等,均纳入报告构成的重要指标。一方面,希望高校以此类调研指标为依据,推进贫困家庭毕业生群体的就业指导帮扶工作不断深化,真正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愿景;另一方面,也为教育脱贫的宣传工作做出微小贡献,回应社会各界对家庭贫困毕业生就学就业情况的密切关注,推动形成人人知晓教育脱贫政策、人人参与教育脱贫的良好氛围。
在高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的撰写方面,海内教育同样将高校教育扶贫工作作为报告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来展现,重点体现各高校在技能培训、对口帮扶、定点扶贫等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效,以及所采取的产业扶贫、消费扶贫、智力扶贫、健康扶贫、精神扶贫、语言扶贫等创新帮扶形式。在教育扶贫的路上,海内教育将着力与各高校同行,为促进教育强民、技能富民、就业安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贡献一份力量。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呗